《最后一个公式·节选》
时间还早,距离吃早饭的时间还有一会儿,他从温暖舒适的被子里起来,坐在床上,身上只披一件棉大衣,赤裸着胸膛,他从枕边排排摆好的书堆里挑了一本书出来,《晃来晃去的人》,索尔·贝娄的日记。他对这位作家很陌生,于是他点开网络搜了一番,发现《更多的人死于心碎》也出自他手。
“原来是他。”安迪恍然大悟,很多时候,我们都有一种错误的自信,只要读过一个人的的某一本书,便足够了解他的生活。安迪也是这样想的。他很少通过纪录片或者维基百科上的介绍来了解人。他更愿意通过一个人的作品(最好是书)来了解他,哪怕这本书写的与他的个人生活完全不相干。安迪认为,哪怕不相干,那也是真实的他。安迪一直都是一个坚实的书面崇拜者。他认为任何破事,只要成了书,就不再是简单的破事。当然,这些书要能通过他的认可,才能被他定义为一本书。
《晃来晃去的人》,第一章。献给安妮塔。他猜这是索尔的妻子。1942年,12月15号。哦,一个寒冷的季节。在寒冷的季节写日记是需要毅力的。安迪认真读了起来:
“从前,人们习惯于经常表白自己,对记录内心活动并不感到羞愧。而今,写日记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放纵、软弱无能、低级趣味的表现。”(80年前,安迪强调,现在可不是这么一回事了,人们反而回退到了最开始的时代,习惯于经常表白,渴望有人关注)“今天,时代盛行的是硬汉精神,有内心生活,但是要抑制下去,这是守口如瓶的直率,人人抑制激情,只干最严肃的事。但是让这些都见鬼去吧,有困难,就要述说,不声不响地斗争只会让人疲倦。就像湿婆有许多手那样,我有许多嘴,在眼下最心灰意冷的日子,我也想着写点日记,把要说的话讲给自己听。我毫不感到有放纵之嫌,硬汉们对自己的沉默另有补偿,他们开飞机,斗牛,抓鱼,一起喝酒。而我却几乎足不出户。”
窗外突然响起了剧烈的雨声。安迪放下书,重新躺在床上。他感动胃在蠕动,饥饿但可以忍耐。
epoch
对安迪而言,仅有一半的世界是清晰的。剩下的一半则是一个危险的黑洞。无时无刻不想把他拽入其中。他不止一次在街头突然停下,或者是在图书馆抽泣。当他为自己虚幻的小说世界添砖加瓦时,总会有一个时刻,一处神来之笔就这样在他的脑海中飘落。蕾娜说他太敏感了,脑袋里的想法没人能偷走。他回答,记忆是个小偷,没人躲得掉。今天他写的故事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起冒险的故事。他想要构建一个五彩缤纷的异国他乡。在一片奇异有趣的大陆上,男女主人公一起冒险的爱情故事。他很喜欢这种题材的故事。没有任何让人担忧的事会发生,在角色的一出生,作者就给了他们完美的配置:美丽的外表,强大的武力,财富,友谊,爱情。偶尔有些作者会制作泪点,让角色失去其中的一些,比如友谊爱情武力。但是这种作品是安迪唾弃的。他喜爱的是,主人公是一个拥有却无法靠近友谊爱情的人物。他是一个矛盾体。安迪希望角色是孤独的,只有在冒险长途的偶尔才会温暖。蕾娜不喜欢他的故事。但是每次他写了新书都会买全自己看。安迪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懂自己小说的人便是蕾娜。他偶尔问起蕾娜,如果不喜欢他的书,为什么还要看。蕾娜每次都打马虎混过去。久而久之,安迪也就不再询问,两人只是默契地写书,看书。
在黑暗的小房间里书写出数学最后的公式
爆炸摧毁了他书房里的2666本书,厨房一整套大马士革刀具,客厅里雷诺阿的油画,还有冰箱里的陈年美酒。一场气体粒子的化学作用,粉碎了安迪所有的随遇而安。他站在楼下不远的街道仰望头顶100米的那场家具烟火,身边的人或多或少地看一眼,有好心人停下来安慰他,询问他的名字。安迪摇摇头。他的记忆轻跳到远方的童年,他想起在一个停电的夜晚,母亲在他的房间点了一支蜡烛,他坐在书桌前百无聊赖,最后迫于无聊翻起了一本数学小说,是一本学生读物,旨在用数学名词写成的故事激起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。他想起那本书的三个主人公,质数2,无理数派,-1的平方根虚数i,无理数在里面扮演一个调皮捣蛋的精灵怪,没有人能预测它下一步要做什么,而质数2是一个乖巧孤僻的小女孩,成天就坐在除法大厦写文件,几乎所有的数都需要她。还有虚数i,是一团闪光的智慧结晶,没人能理解它的存在,但是每当数学王国的数字遇到困难时,都会来询问它。那本小说写的很风趣,他那时要把书贴在蜡烛周围才能看清上面的字。唯一的遗憾是,在他看到结局时,数学王国要因为一场灾难毁灭了,只有一个神奇的美丽公式才能拯救大家。那时安迪看的太入迷,结局最后一行质数女孩和无理数精灵找到了公式,准备交给虚数时,一阵无响的风从阳台钻进来,蜡烛边缘悬挂的烛泪落了下来,遮住了书的结局。他努力地抠,却因为凝固的烛泪揉破了纸。不过他对这个结局并没有太多兴趣,他以为会是某种更酷的结局。安迪就这样随手把书一丢,揉了揉干涩的眼睛,倒头便睡。多年以后,随着他的成长,爱过的人,读过的书,无法弥合的伤口,回想不起来的幸福。以及他自己成为了一个作家。他反而认为,最后一行被烛泪遮掩是正确的,这才是故事最后的结局。
安迪兜里的电话响了。他接过电话,蕾娜说会来接他,再过10分钟。他告诉蕾娜他突然想起儿时读过的一个数学故事。蕾娜说自己看过那本书,叫做《最后一个公式》。是一个物理学家写的,当时他说自己发现了大一统理论,没有人当真,他的公式很多地方是不能拟合实验结果的。他出于出气写了这本儿童读物,出完第一版就停产了,语言晦涩很多家长反应孩子读不进去。
“你那时就能读懂它了?”
“我对里面的数学理论一无所知,我甚至不认识派那个符号,我一直把它念做小猩猩。”
“那你还能看进去?”
“里面的故事很精彩,我还记得质数女孩谈恋爱的情节,是和数字101,101说他一直以来都想找一个像2这样纤细可爱的女孩,而且101的数字根是2,他认为2就是他的梦中情人。可是当他们去除法广场约会的时候,101却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搂住2的腰跳舞,他不能整除她,所以他们分手了。“
“听上去不像给小孩子看的。我到了。“电话里传来嘟嘟的声音。安迪看到街道的入口,一辆车的灯光朝他闪烁。
远处的消防车似乎也来了,警笛声让他觉得应该迈开腿,他转过身,突然朝着蕾娜的反方向奔跑,白色的车灯在夜晚像一双双没有知觉的眼睛。天空好像下起了粘稠的烛泪,世界正在消失,街道上那些人不解地为他让路,霓虹灯在水洼的倒影被他一脚踩碎。他一路奔跑,好像要逃离什么。
标签: 无标签